東聯鎮人大:代表議事“月月談” 民生實事“樁樁辦”
為豐富人大代表閉會期間活動形式,持續深化聯系服務群眾工作。今年以來,東聯鎮人大創新探索代表議事“月月談”工作模式,組織全鎮各級人大代表訪村入戶、貼近群眾,真切地感受群眾所思所想、所愿所盼,聽民聲、解民憂,構建起常態化民意收集與辦理體系,通過每月議事談論的方式,將群眾問題轉化為履職清單,以建議辦理“小切口”推動民生改善“大作為”,讓民主的溫度浸潤群眾心田。
讓“民聲”成“民生”
“以前要找人大代表反映問題不知道去哪找,現在不管大事小事都能到聯絡站當面跟代表講,解決問題的速度也快了許多!”來自玉樓村的村民高興地說。

“有居民向我反映,永新社區作為東聯最大的安置小區,小區內沒有建設孩子玩的設施,孩子們到了假期沒處可去。”鎮人大代表肖軻說道,“其實社區有兩個比較空曠的小廣場,我與選區的其他代表一起多次征求過許多老百姓的意見,建議在那兩塊空地上建設兒童娛樂設施,讓農村小區的孩子也能夠有處可玩耍。”在東聯鎮人大代表“月月談”活動中,肖軻向鎮人大提出了建設兒童無動力樂園的建議。鎮人大收到建議后,啟動意見建議辦理機制,確定了項目建設的可行性后,向鎮政府有關部門及永新社區交辦任務。如今,社區無動力兒童樂園已成為社區戶外親子互動的熱門打卡點。鎮文體站負責人汪槿曦表示,兒童無動力樂園選址既貼近群眾,又用活了場地的“金角銀邊”,整體設計色彩鮮艷,符合兒童喜好;設置的玩耍項目則包括滑梯、蹺蹺板、環形秋千架、爬網和搖馬等,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需求,項目竣工開放后,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評。
群眾事無小事,樁樁件件總關情。如在壩白路毛橋入口處增加27路公交車的臨時站臺,在臨水路段增加防護欄,路燈維護、企業停車難……“月月談”活動,讓代表能夠及時的將群眾的“微心愿”帶上來,從而不斷轉化為民生“大幸福”。這一機制不僅成為人大代表踐行初心使命的生動實踐,更激活了代表履職的內生動力,“有事找代表、代表為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全過程人民民主在東聯落地生根,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圖景。
讓“民意”變“滿意”
代表“月月談”工作機制,不僅為群眾架起了民意“快車道”,也向辦理效能發起“攻堅令”——如何讓民生訴求辦得快、辦得好、辦到群眾心坎上?“決不能流于形式,要面對面溝通,實打實辦理,不能辦也要點對點說明,這樣才能做到與群眾心連心。”東聯鎮人大采取即交即辦的模式,按收集的問題內容精準交辦相關單位研究辦理。同時明確,一般建議辦理時限不超過1個月,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延期不超過3個月,確實無法解決的需提交書面報告、全面說明原因。針對“硬骨頭”問題,東聯鎮人大聯合紀委監委開展問政活動,對辦理滯后、成效不顯的問題“辣味”質詢。

以前,東聯鎮的公交站點簡陋,就一根桿子加一個提示牌,居民候車飽受日曬雨淋。現在,嶄新的公交站臺亮相街頭,藍白頂棚搭配透明綠色廣告櫥窗,美觀又實用,站臺內有長椅供老人、孩子休息,公交路線信息清晰展示在電子顯示屏上。附近的住戶劉庚春說:“跟我們選區的人大代表反映這個問題后,沒想到很快東聯鎮政府就建起了公交站臺,設計還很好看,現在等車舒服多了,以前等車在綠化帶旁邊,刮風下雨就躲在商戶門口,看見公交來了,跑過去車都開走了,又等半小時,累了就只能坐在馬路牙子上。”公交站臺的建成不僅改善了東聯人的出行條件,還提升了東聯鎮的整體形象。
“建公交站臺”“街道路燈調亮”“壞損路面管護”等越來越多凝聚著群眾期盼的“金玉良言”踴躍呈現,“月月談”活動精彩紛呈,群眾身邊的“老大難”變成了樁樁件件可觀可感的“暖心工程”。
從“被動”到“主動”
鎮人大在市、區人大指導下,按照有活動陣地、有規章制度、有工作計劃等“十有”標準,建立起代表活動、聯系選民、選區述職等工作制度,同步推進“硬件”更新與“軟件”提升。同時,鎮人大一直琢磨如何讓聯絡站真正“活”起來,“動”起來,“實”起來,鎮人大建立代表“月月談”活動機制,依托聯絡站陣地,結合安徽省數字人大平臺,全方位收集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無論是出行不便、安全隱患還是生活難題,只要是群眾關切的“身邊事”“煩心事”,都能通過該機制直達辦理渠道。這些建議聚焦具體問題,具有辦理周期短、群眾關注度高的特點,根據實際情況交由有關部門限期辦結,確保民聲有回應、訴求有著落。
東聯鎮人大代表聯絡站內,亮起市、區、鎮三級人大代表“身份牌”,上面寫著人大代表的姓名、職務及可隨時掃碼提交群眾意見的“代表碼”。東聯鎮人大主席夏虎彬表示“代表“亮身份”一碼全知,方便更多弱勢群體、困難家庭足不出戶通過二維碼知曉人大代表的身份,方便代表更好的收集民意、為民發聲。”很快,張空代表就收到長興材料工業(銅陵)有限公司提出的紅綠燈設置不合理問題——皖江大道左轉桐國路,7秒紅綠燈時間過短,建議延時;朱永路左轉皖江大道,20秒紅綠燈時間過短,建議延時。很快,東聯鎮與區交警大隊聯系溝通,皖江大道與桐國路交叉口處紅綠燈,左轉綠燈由7秒調整至12秒;朱永路與皖江大道交叉口紅綠燈,在早高峰時間(7:30-8:20),左轉綠燈由20秒調整至28秒,一直困擾周圍職工的出行問題得以解決。隨著代表“亮身份”活動的開展,79名人大代表相繼在家門口、工作地掛上“身份牌”,鎮人大也堅持安排代表下村入戶開展走訪活動,就近就便亮出身份、接待群眾、收集建議,與群眾面對面交流,面對面解決問題。
鎮人大也始終堅持守正創新,充分發揮代表主體作用,不斷探索代表履職的有效路徑,切實將“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落到了實處,感受到民主的力度與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