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鳴鎮人大:人大代表嵌入基層治理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基層是社會治理重心所在,近年來,義安區鐘鳴鎮人大聚焦基層社會治理,通過多元調解聚合力、“人大+檢察”共聯動、熱線監督促落實三大路徑,將人大代表作用發揮嵌入基層治理體系,助力破解基層治理難題,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多元調解聚合力,將代表優勢轉化為化解矛盾的“潤滑劑”
為有效化解村(社區)難以調解的矛盾糾紛,義安區鐘鳴鎮人大探索實施人大代表參與基層調解工作機制,通過發揮多元治理力量,組建一支由人大代表、法律專業人員、村干部構成的基層調解隊伍,助力推動村(社區)疑難治理問題及時、就地化解。
今年初,一場四兄妹因宅基地繼承問題的矛盾通過基層調解隊伍成功完成調解。此次矛盾調解的焦點是,張某因宅基地繼承問題與三個兄長產生沖突。為確保調解工作順利開展、矛盾糾紛妥善解決,鎮司法所得知情況后,邀請張某所在選區的人大代表參與調解工作,充分發揮其“知根知底”的鄉情優勢和“來自人民”的信任優勢。
調解過程中,人大代表從親情角度切入,喚起手足之情,并上門進行心理疏導,化解雙方的“心結”。司法人員從法律角度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繼承篇相關條款,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宅基地使用權與房屋所有權的區別,分析訴訟風險。經過3個月不懈努力,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并在司法見證下簽訂調解協議,以“權益保障+情感修復”雙軌并進策略推動此次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
“人大+檢察”共聯動,將監督合力轉化為提升治理的“催化劑”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健全人大對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監督制度”“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
近年來,義安區鐘鳴鎮人大積極探索人大監督與檢察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工作機制,并在人大代表聯絡站設立“人大+檢察”共聯工作站,強化檢察機關與人大代表的高效溝通,通過人大代表聽“民情、察民意”以“人大+檢察”共聯監督機制,推動解決一批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以有效監督賦能基層高效能治理。
今年5月,在鐘鳴鎮養老服務中心,人大代表與檢察官一同就前期反饋的檢察建議整改落實情況開展監督,確保問題得到有效整改,老年群體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日常監督過程中涉及到法律法規實施方面的監督,我們通過共聯工作站與檢察院的同志共同參與,法律監督的專業性更強”。義安區鐘鳴鎮人大代表陳云龍表示。
“‘人大+檢察’共聯,形成互補優勢,雙向轉化人大代表建議與檢察建議,高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有利于促進依法行政和社會公平,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義安區鐘鳴鎮人大相關負責人表示。
熱線監督促落實,將代表履職轉化為解決民憂的“加速器”
群眾的煩心事就是監督的靶向標。近年來,義安區鐘鳴鎮人大持續對12345熱線問題辦理情況開展專項監督,不斷豐富人大代表參與基層治理方式,推動人大代表在解決群眾訴求中發揮更大作用。
“現在路修好了,再也不用擔心路面顛簸騎車摔倒了。” 近日,義安區鐘鳴鎮新聯村的居民特別高興,影響大家通行的道路破損問題得以徹底解決。
今年6月,義安區鐘鳴鎮人大在開展12345熱線訴求辦理情況專項監督中發現,鐘鳴鎮金城圩堤防加固項目實施過程中,運輸車輛內運土方時對新聯村圩埂道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壞,給村民出行帶來不便,同時存在安全隱患,村民多次撥打12345熱線反映。
義安區鐘鳴鎮人大隨即組織人大代表現場實地查看道路損壞情況,詳細了解承辦部門路面修復工作前期開展情況。現場發現,施工單位在部分路段裂縫較大處采用水泥面層進行修復,此種處理方式難以保證道路的長久使用,且受前幾日強降水影響,修復的面層已經出現脫落。經人大代表現場督辦后,明確鎮水利部門作為牽頭承辦部門,負責督促施工單位盡快對修復不到位的地段以及裂縫較大的部位進行針對性處理,限期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
此次群眾關心問題的解決,是鐘鳴鎮人大深挖熱線訴求辦理過程中的難點堵點,以剛性監督倒逼責任落實,推動群眾訴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的成功實踐。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一步,義安區鐘鳴鎮人大將進一步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精準把握基層人大工作貼近群眾、直面民生的特點,不斷深耕基層土壤,通過制度保障、數字賦能等措施,讓人大代表在閉會期間常態化、制度化地參與基層治理,助力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