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洲鄉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站建管用一體化實踐
今年新年伊始,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印發一號文件《關于建設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站豐富拓展基層民主實踐形式的指導意見》,鼓勵基層探索創新,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舉措。銅陵市義安區老洲鄉人大實踐站始終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工作理念,圍繞“建強基層陣地、激活代表動能、服務民生發展”三大目標,著力將實踐站構建成“服務選民的窗口、溝通交流的平臺、開展履職的陣地、書香人大的課堂”。
建:夯實履職根基,構建“雙平臺”立體陣地
實體平臺迭代升級。實踐站歷經三次搬遷調整,2019年試點建設實現“下樓出院”(即從樓上搬至樓下,從政府搬至街道),讓工作更貼近群眾、讓代表履職更接地氣。2023年根據省市、區人大統一安排,按照“三優化一提升”(優化站點布局、優化運行機制、優化日常活動、提升服務功能)和“四化”(建設標準化、運行制度化、活動常態化、服務特色化)的要求,投資20余萬元完成標準化改造,劃分學習區、接待區、議事區三大功能區塊,打造集學習研討、接訪群眾、協商議事于一體的現代化履職空間。
數字平臺創新突破。2024年4月在鄉微信公眾號“印象老洲”上線“民呼我應直通車”網上平臺,集成掃碼留言、照片視頻上傳、線上預約見面等功能,構建服務百姓24小時“不打烊”的云端服務體系。積極推動省級“智慧人大”代表賦碼和“民呼我應直通車”平臺深度融合與嫁接,實現群眾訴求“一鍵通達”代表,形成“民意指尖傳,實事即刻辦”的老洲特色。平臺運行以來,通過聯絡站接待日、網上履職平臺、“民呼我應直通車”等渠道,累計收集意見建議及社情民意221條,推動解決民生難題202條,辦結率91%。
管:創新制度賦能,實現長效規范運行
強化組織保障。建立“站長-副站長-專職聯絡員”三級管理體系,由鄉人大主席、副主席分別擔任站長和副站長,配備1名專職聯絡員,實行“日開門、月接待、月活動(鄉代表小組)”常態化機制,強化“民情收集—梳理研判—交辦轉辦—跟蹤督辦—評價反饋”全過程閉環管理,確保聯絡站高效運轉。
創新工作模式。“三常態四結合”工作法。每月21日作為固定接待日,組織62名市、區、鄉三級代表按年度計劃進站“坐診”聽取民意。以“三常態四結合”工作法創新“代表接待日+主題活動”模式,組織代表緊扣黨委重點工作和政府中心工作,廣納民意、建言獻策。截至目前,開展接待活動23次,邀請代表與選民進站201人次。
“年評價”激勵機制。構建參加會議、小組活動、接待群眾、學習培訓、提出建議等9大板塊的電子履職臺賬,實行動態管理,年度公示履職情況,推動代表從“被動履職”向“主動作為”轉變。
“三進三出”工作法。將市、區、鄉三級人大代表共62人,編入代表聯絡站接訪計劃。三進:將每月21日作為固定的代表接待日進站接訪;利用微信公眾號平臺和公示牌發布接訪公告,邀請群眾主動進站反映民情;每月指定一個代表小組提前收集社情民意,進站反饋問題。三出:進站代表結合接訪日主題活動定位,到代表聯絡點傾聽社情民意;當月代表小組提前去所在選區收集意見建議;進站代表針對群眾提出的相關建議辦理和落實情況進行回訪。
用:發揮樞紐作用,助推基層治理升級
升級民呼我應服務網。今年2月對鄉人大的“民呼我應直通車”平臺進行2.0版升級,以黨建引領為“紅色引擎”,整合全鄉政協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車、12345便民熱線、網上信訪投訴平臺、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等平臺資源,建立基層社會治理“聯動矩陣”機制,通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調解員、村級網格員和各級黨組織主動收集社情民意,提高辦理質效,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聯動機制運行以來,民生實事辦結時效大幅提升,收集到建議45條,辦結率100%,群眾滿意度達100%。
構筑代表工作室為民代言新陣地。今年4月,在鄉農業示范園打造公共文化空間中,設立“翟曉云代表工作室”。作為立足鄉村振興戰略、聚焦蔬菜產業鏈與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特色化代表履職平臺,工作室以“扎根田間地頭,服務三產融合”為宗旨,依托老洲鄉2500畝蔬菜種植基地與鄉村旅游資源,構建“代表+農戶+企業+文旅”的聯動機制,重點圍繞蔬菜品種改良、設施農業升級、農旅項目開發、品牌文化塑造等關鍵環節開展工作,致力于將代表履職深度融入蔬菜全產業鏈發展,打造集政策宣傳、民意收集、技術推廣、文旅策劃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將代表履職深度融入鄉村產業發展,既搭建起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新通道,更成為激活產業發展活力的前沿陣地,實現民主履職與鄉村振興的深度融合。了解到農戶有防病蟲害的需求,翟曉云工作室將此情況反映給鄉人大,5月鄉人大邀請區農業農村局前往老洲鄉,為農戶解答農事活動中常見的問題并進行技術指導。
構建問政聽計連心橋。根據需要預約+隨時開展“鄉長?代表面對面”活動,在去年直通車平臺“線上預約、線下見面”服務模式的基礎上,今年將面對面活動作為固定的活動形式與品牌在代表聯絡站持續推進。“站點問政”。代表和群眾在“民呼我應直通車”平臺上針對當前重點工作、民生等熱點難點問題進行預約,鄉長走進代表聯絡站與代表和群眾面對面開展“點單式”交流討論,對提出意見和建議正面回應,形成及時有效的互動交流機制,切實推動民生問題的解決與重點工作的順利開展。“站點問計”。在中心工作決策部署前,充分組織人大代表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并與鄉長共同研討,真正做到問計于民。“雙向奔赴”交流活動在代表問政中做到答疑解惑、解決問題,在政策出臺前、問計于民中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更接地氣。今年2月圍繞土地延包遺留問題,6月爭對道路破損、9月圍繞主支干河清淤疏浚,在實踐站舉辦三期“鄉長?代表面對面”,這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中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的過程,更是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