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青龍”騰飛——記省、市兩級人大代表許花云
“作為一名省、市兩級人大代表,我將時刻不忘人民的重托,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承諾。”省人大代表、銅陵市樅陽縣樅陽鎮青龍村黨支部書記許花云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自2004年到青龍村工作以來,無論是村里的事還是村民自家的事,許花云都放在心上、落到實處,真正讓自己成為了村民心中最堅實的依靠。“以前覺得村干部不好接近,沒想到許書記和她帶領的村干部們各個親切和善,感覺就像自家孩子一樣,心里特別的溫暖。”年近60歲的脫貧戶陳小玲,家就住在青龍村村部隔壁,許花云每天來回忙碌的背影,陳小玲看在眼里也記在心里。
許花云充分發揮代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積極走訪調研,先后提出了《關于建立引江濟淮生態補償機制的建議》《關于對農村道路提質升級,更好服務鄉村振興的建議》等十余件建議。其中,《關于大力發展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的建議》得到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將農村敬老院改造提升納入省級民生實事,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讓更多老年人實現了“家門口養老”。
“鄉村是農民生活的家園,我有義務和責任把村莊建設好。”一方面,許花云充分發揮代表作用,提出《關于對農村道路進行提質升級的建議》等相關建議,推動鄉村道路建設提質升級,助力鄉村振興;另一方面,積極申報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項目,協調資金400余萬元,提升青龍村7個自然村11個村民組的人居環境。在項目規劃設計階段,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涉及哪個村莊設計,許花云就帶領設計工作人員和村“兩委”干部到哪個村莊去,聽群眾想法和意愿,力求得到村民的理解與支持。自來水進村入戶,硬化拓寬村組道路,安裝太陽能路燈,修建文化廣場、圖書室、老年活動中心······一項項務實舉措,讓青龍村舊貌換新顏,也為群眾的幸福感不斷“加碼”。
“凡事要多站在人民群眾的角度著想,群眾事再小也是大事,都要重視。”許花云對群眾反映的任何事都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她制定并帶頭執行《村干部坐班制度》,結合人大代表職責,持續加強代表聯絡站平臺建設,建立“聯絡站+”的聯動工作新模式,在村部設立了“書記接訪室”,發放“便民服務聯系卡”,張貼代表二維碼,將代表聯系服務群眾與自身崗位職責緊密結合起來。許花云的手機24小時保持暢通,讓群眾隨時可以“找得到人、說得上話、辦得成事”,實現服務群眾全天候、零距離。青龍村也在許花云的帶領下,實現了近5年來“零上訪”。
